新能源车辆 - OFweek智能汽车网

来源:乐鱼买球    发布时间:2025-10-14 00:27:42

  9月新能源车企销量公布:比亚迪39.3万辆,吉利16.5万辆、零跑6.7万辆……

  (统计范围仅包含此前每月1日都按时公布销量数据的车企) 10月1日晚,国内多家汽车企业集中发布了9月新能源车销量数据。在政策推动与市场消费回暖的双重助力下,多数品牌销量实现同环比增长,行业竞争格局持续

  进入2025年后,甭管是日韩还是欧美,各大合资品牌都开始在新能源车领域疯狂“赶进度”,其中,部分车企始终按照全球布局节奏,坚持慢节奏自研方案;而更多则开始依托本土优势资源,并针对中国市场开发专供车型。

  新车盘点 9月的车市可谓火药味十足,各家车企都赶在“金九银十”之前亮出了自己的底牌。这个月的新车,不仅有价格亲民的华为系智驾SUV,也有豪华升级的全新蔚来ES8,更有奥迪与上汽合作的首款科技瓦罐车。三

  根据上汽奥迪官方公布的数据,9月16日上市的奥迪E5 Sportback半个小时大定就突破了10153辆。这样的订单量数据,如果放在造车新势力车企中绝大多数都是没有炫耀的必要。但是作为一台合资品牌的新能源

  引言 9月9日—9月14日,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在慕尼黑盛大举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慕尼黑车展悄然打响。 这里,不再是传统燃油车的天下,而是新能源与智能

  引言 2025年7月17日,“全球Robotaxi第一股”文远知行宣布:旗下无人驾驶小巴 Robobus(下称“文远小巴”)于新加坡RWS圣淘沙名胜世界开始以“车内无安全员”的模式进行运营。由此,文远

  无人车,即无人驾驶车辆,是一种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雷达、导航定位、模式识别、机器视觉、智能控制等多种技术,实现自主规划、感知环境、决策行动和执行操作,无需人类驾驶员直接操控的智能车辆

  4月23日,2025上海车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启幕,虽然许多车企在一季度就进行了密集的产品与技术投放,但在上海车展上各大车企依旧是拿出了应对新时代汽车竞争的秘密武器。 在2025年上海车展的

  2025年3月27日,仰望汽车旗下超级四电旗舰轿车仰望U7纯电及插混版本双旗舰上市,五座版起售价62.8万元,四座版70.8万元起。在仰望品牌标志性技术易四方的加持下,仰望U7拥有超过1300匹的马力及2.9秒零百加速能力,并具备全地形原地掉头、高速爆胎稳行、平行横移泊车等创新能力

  撰稿 何威 来源 贝多财经 传统燃油车的溃败,来得比很多人想象的都要快。 近日,马自达宣布,经典车型马自达6全球停产。曾以“弯道之王”名号风靡中国市场的运动轿车,在历经23年、三代车型更迭后正式退场

  撰文/ 陈不七出品/ 杰车科技“享界S9是北汽与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一次深度探索,公司将以核心战略、第一优先战略的高度,聚集全产业链的优势资源来助力享界系列新产品。”1月下旬,北汽蓝谷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对投入资产的人表示

  电车汇依据最新终端销量统计显示,2024年全年新能源客车累计销量49576辆,同比增长58%,尤其是12月单月销量就达到了19794辆,同比增长223%,是自2019年来销量最高的月份。 202

  当发生车辆和行人的碰撞事故时,车速越快,行人受到严重伤害的可能性就越大。日前,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研究之后发现,除了车速,撞击车辆的高度也会加剧行人的伤害风险,尤其是车头更高的车辆,高速碰撞的风险会促进增加

  近期,车质网发布的《2024年10月国内汽车投诉排行及分析报告》显示,该月服务问题投诉量涨幅高于质量上的问题,较9月上涨10.4%。回顾今年前三个季度的数据,花了钱的人服务问题的反馈也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对汽车售后服务的要求日益升级

  近日,重庆市经信局印发《重庆市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方案(20242027年)》,《方案》明确:到2025年,建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综合体10个以上。发展目标:到2025年,建成智能网

  Data Analysis of New Energy & Auto剩下来,才有资格考虑跻身主流。本文共计:5007字大约需要:25分钟在MONA M03上市发布会上,何小鹏又制造了一次焦虑。“未来十年主流车企仅剩七家”

  汽车行业技术发展迅猛,智能化进程加速,高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也逐渐在中低端车型上搭载,汽车智能化时代已然到来。每当聊到智能汽车时,都会有一个跳不过去的话题,那就是信息安全。不同于传统汽车依赖机械和电子系统

  优胜劣汰是所有事物的发展规律,在汽车行业同样如此。随着近两年国内新能源车企的迅速崛起,导致曾经在国内市场销量还算不错的合资车企都不得不退出了国内市场。 这其中,就包括广汽三菱、广汽讴歌和广汽菲亚特等合资车企

  6月4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以下统称“四部门”)发布了重要的公告,有序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四部门组织专家对首次集中申报的方案进行了初审和择优评审,研究确定了9个进入试点的联合体

  3月28日晚,小米Su7的闯入,有如“鲶鱼”的强势进场,发布会后4分钟大定破1万台。这样的战绩给小米带来一剂强心针,但对其他新势力而言,无疑是一枚深水炸弹,“水下”远比“水面”热闹

  撰文/阿宝 过去一年,汽车工业带给我们很大的惊喜,强劲的增长势头让人看到了中国产业升级的希望。从总体数据上看,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突破了3000万辆,在出口上更是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值得一提

  新能源车在2023年,又有更多新技术涌现并且落地,令人瞩目。从城市NOA到800V超充技术,再到智能座舱的升级,都预示着新能源车的未来将更美好。 城市NOA技术的普及 城市NOA技术,即城市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正慢慢的变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大热点

  更小的空间、更少的能源、更多的装配流程:博世安斯巴赫工厂应用全新的生产单元概念(图片来自:博世力士乐股份公司)博世力士乐的研发人员提高了新一代PSK精密模块的框架刚性。两种精度等级以更经济的方式涵盖了各种应用场景

  说起豪车,大家第一反应是BBA,毕竟奔驰、宝马、奥迪这三大品牌在国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当然BBA之上还有保时捷、迈巴赫、劳斯莱斯等等,但这些算层次更加高,一般人接触不到,相对BBA而言,其实没这么大的群众基础

  11月9日,华为智选车品牌的首款轿车智界S7正式开启预售。 据介绍,智界S7由华为和奇瑞共同打造,该车型的预售价为25.8万元起,拥有800V平台和800km+续航、HarmonyOS 4智能座舱、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华为途灵智能底盘等当下领先的配置和智能驾驶技术

  2023年可谓是价格战最为激烈的一年,这其中有些车企顶住了价格战的压力,而有些新势力顶不住压力落荒而逃。随着2023年即将结束,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销量冲刺全年目标,当前各家车企正积极对价格做调整,且目前已有4家车企宣布推出降价优惠活动,又来了一波价格战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增加,汽车慢慢的变成了人类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我国在汽车用量大幅度增长,在汽车产业快速地发展、汽车产量和保有量持续不断的增加的同时,汽车也带来了大气污染,即汽车尾气污染。汽车尾气

  如果有人问你,相较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燃油车最大的短板是什么?你会怎么回答。是油价太贵,还是能耗太高?又或者是设计不够前卫?发动机运行时的噪音太大?或许上述这些,都不足以让燃油车在竞争者屈居下风,真正让它们在使用体验上拉开差距的,其实是两者在“智能化”程度上的差异

  近日,乘联会发布《2023年7月汽车智能网联洞察报告》,从这份报告中能够准确的看出,在L2级别的辅助驾驶装配率上,新能源汽车要明显高于传统燃油汽车。据悉??? ,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L2级别的装车率高达34.9%,同期传统燃油汽车仅有18.1%

  市场剧变,一直都是这几年中国车市的注脚。从2018年开始,中国车市结束了连续十多年的销量快速地增长,进入了拔刀见血的存量竞争阶段,随后是新能源汽车巨浪袭来,打得各家传统汽车品牌措手不及,尤其是合资品牌,

  最近几年,业内一直有一种关于汽车产品消费习惯改变的论调。 要说中国市场的消费者们对于汽车产品的消费习惯改变,也要从比亚迪等一众国产新能源品牌出现之后才有的改变,确实在10-15万或者20万级这些

  深圳三部门约谈滴滴高德进行整改,此前网约车行业已多次被要求加强监管 近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联合深圳市公安局、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滴滴出行、高德打车两家头部平台做警示约谈。约谈会上,3家主管部门指出两家平台均存在涉嫌扰乱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影响行业安全稳定的投诉与舆情

  众所周知,目前国产新能源汽车是真的崛起了,产销量、出口量不断的攀升。 按乘联会的数据,4月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63.1万辆,而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达52.7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约为32%。 但是,在这新能源汽车不断攀升的背后,我们要重视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么多的新能源汽车,很多其实是网约车

  热烈祝贺大华电子荣获维科杯·OFweek 2022中国汽车行业年度评选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突出贡献奖!

  2022年11月17日,「OFweek 2022中国汽车产业大会暨维科杯·OFweek 2022中国汽车行业年度评选」在深圳隆重举行,北京大华无线电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华电子”)的参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