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 强化AI赋能迎接智能汽车时代
9月28日上午,重庆市召开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建设座谈会。当天,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朱华荣、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齐聚重庆,参加“迈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高端对话会,就中国汽车发展谈经论道,为重庆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上述4位行业领军人物均认为,人工智能(AI)正在重塑整个汽车产业的生态,也将是汽车行业智能化的主要技术支撑;重庆作为中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应以AI为重点,迎接智能汽车时代。

9月28日,“迈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高端对话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早在2017年时,整个汽车行业就开始围绕新能源、智能化等展开讨论。长安汽车意识到行业的“风口”已经到来,应该提前做好布局。
“我们当时就认为,数字汽车必然是行业的未来。”朱华荣说,也是在那一年,长安汽车提出了数字化转型——公司上下都认为,未来的汽车将不只是汽车,更大程度上还是一个智能“机器人”。
对于这一判断,张兴海非常认同。他说,随着新能源、智能化趋势的出现,汽车这样的产品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从以前的交通工具变成“移动智能体”,AI则是实现这个变化的必然技术路径。
他谈道,赛力斯决策层经常会思考用户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车,又想要什么样的功能,“在AI时代,这样的一个问题有了比较明晰的答案:必须是更智能,也更懂人的产品。”
李书福认为,AI技术本身也在“觉醒”,当它的学习积累足够多,到了将整个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整合起来时,就有能力给汽车行业带来一场颠覆性的革命了。因此,AI发展到某一阶段后,就成为人类几千年智慧的“集大成者”。而当它运用到车上时,已不只是一个“老司机”,而是一个超越“老司机”的智慧大脑。
印奇表示,AI技术已完成了从“解决具体问题的1.0时代”向“解决智力问题的2.0时代”的跃迁。但AI的最大价值之一,还是解决当下世界的实际问题,辅助驾驶正是这一理念的最佳实践。
AI与汽车,如同“大脑+灵魂”,未来将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并孵化出各种场景与终端。“所以,AI作为汽车的基座大模型,核心使命就是让汽车足够聪明,足够个性化。未来,AI将作为赋能者,为汽车工业插上翅膀,实现质的飞跃。”印奇说道。
当“AI+汽车”成为业界公认的发展的新趋势时,未来的汽车将是什么模样?4位嘉宾在现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朱华荣认为,未来的汽车可以扮演“四重角色”:生活助手、工作帮手、挣钱能手、休闲伙伴。以“挣钱能手”为例,长安汽车已经实现了反向充电技术,车主可通过白天和夜晚的电价差获得收入。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进步和法律和法规的完善,未来你的汽车或许能帮你跑网约车,为你创收。”朱华荣说。
李书福描绘的,则是一个更加立体的出行格局。他认为,随着AI的进步,汽车可能和低空飞行、水上工具无缝衔接,形成一个陆海空交通整体解决方案。当然这需要高效率的算力,和立体交通网络的构建。
“通过地面和空中的相互配合,以智能交通系统取代传统地面交通,不但可以缓解拥堵,还能实现交通的彻底解放。”李书福说。
印奇认为,未来的汽车,应该是一个超级空间和全能伙伴。“年轻人每天待在汽车里的时间,很可能仅少于在家里和公司的时间;他们对汽车的使用强度,估计与现在对手机的使用差不多。”
“有情感、更智慧、更安全、可信赖的移动智能体和生活伴侣。”张兴海对于未来汽车的定位言简意赅。
值得一提的是,嘉宾们都认为,虽然未来的汽车给人以巨大想象空间,但安全始终是首要前提。
如,李书福就谈到,智能化发展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而要通过AI等技术让汽车更安全;张兴海也表示,未来汽车是软件定义汽车,但同样要做到主动避险、规划线路的“不惹事”和“硬车身、强材料”的“不怕事”,充分保障消费者的安全。
面对AI重塑产业生态的洪流,各家汽车企业都面临一个核心问题:是构建一个自主可控的生态闭环,还是融入跨界合作的开放格局?
李书福清晰地指出了两者的辩证关系:对于共性问题,大家必须要保持合作、开放的态度,没有必要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个性的东西,则要自主可控,突出自己的特点,从而满足多种消费者、不同市场的需求。
朱华荣介绍,长安汽车从始至终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坚持开放合作,聚合行业力量,另一方面则坚持自主创新。其中必须掌控的,是对车及其生态的主导权,以及对集成技术或管理的负责权。
赛力斯和华为的合作,是汽车行业跨界合作典范。在张兴海看来,这其实是一种“长板效应”,也就是双方各自发挥自己的强项,实现携手共赢。具体而言,赛力斯的强项是制造,华为的强项是软件,在AI+汽车时代,这一合作方式堪称最佳选择。
印奇说,更大程度上AI是一个赋能者,而非终端产品。汽车、具身机器人等都是AI最好的载体。所以,未来更多的AI技术企业,或者软件企业,都一定要通过与车企的深度协同,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重庆市政府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重庆作为传统的汽车制造业基地,正在加速打造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而AI正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技术支撑。
“未来的产业竞争一定是产业生态的竞争。”该负责这个的人说,后续,重庆要建设一个汽车产业生态的枢纽型城市,并打造战略协同促进中心、要素资源配置中心、价值网络融合中心、产业创新组织中心、高品质人才聚集中心。
这五个中心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协同共生,必将推动重庆汽车产业逐步发展。(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杨骏 实习生 李俊晓)

重庆首个行政处罚公示信息信用修复应用上线日电 (陈琦、刘敏)为解决企业主体在行政处罚公示信息信用修复时“多头跑、程序繁、周期长”问题,重庆市交通部门联合市发改部门共同打造“交通运输领域行政处罚公示信息信用修复一件事”应用场景。据悉,该应用场景于9月30日上线运行,将让信用修复办件时长由以往10个工作日压缩至最短2个工作日。…
人民网重庆9月28日电 (刘政宁、周小平)27日晚,重庆大学原创川剧《等晴来,乘风去》在校内首演。该剧以重庆大学1940级校友、抗日航空英烈侯子勤为原型,由师生、校友共同创排,融合川剧艺术与现代舞手法,生动展现“复兴民族 誓作前锋”的重大精神,使抗战英烈故事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人民网重庆9月26日电 (刘政宁、姚於)9月25日至26日,第十九届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召开。本届会议主题为“打造AI应用高地,赋能产业高水平发展”,来自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的21家世界500强企业及行业龙头代表齐聚重庆,启迪智慧、凝聚共识、深化合作,为新时代背景下推动重庆市高水平开放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